学点经济学

| 分类 笔记 

最近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很畅销。他在得到平台上开设了课程,也上了《奇葩说》节目。这本书相比较传统的经济学教材,没有什么数学公式,名词定义通俗易懂,有大量的示例故事。这本书营销很成功,但内容细读会有错误和片面的地方,不过对于我来说还是可以学到很多。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我这里只把阅读过程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利用这篇博文记录一下。

第一章 稀缺

人类始终要面临一个稀缺的问题,一件商品有很多人想要,人想要的东西还会不断改变。人选择了一件东西却放弃了另一件东西,这种行为叫作歧视。歧视可能是不公平的,但有时候能够保证效率。比如海外的温州人只给温州人借贷,因为借给同乡承担的风险更低。而政府的反歧视行为可能会带来坏处,比如让银行不歧视穷人,给他们贷款,可能导致美国2008年这样的次贷危机。

作者提出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主动地和其他人进行交易,而只有真正会做生意的人,才能成功,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公益组织的慈善行为不像市场行为,单纯发放物资没有很好的反馈机制,分发资源的代理人可能存在执行问题,穷人无偿受到资助可能没有了进取心。

第二章 成本

本书中的成本指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指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我觉得指的就是机会成本)。比如买了一个店铺,可以用来开餐馆或者超市。开了超市就不能开餐馆,这时成本是放弃开餐馆带来的成本。而买店铺可能花了100万,如果买了,那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不是本书定义的成本。

古董市场10元买来的碗,其实是真的古董,值10万,如果继续当做碗使用,使用成本就是10万元。而买这个碗得到的盈利是具有意外性的横财(windfall profit)。相反,如果花10万买了仅值10元的碗,用来吃饭的话成本是10元。自己蒙受了损失,英文是windfall loss。

高中经济学强调价值决定价格的成本决定论,但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明星的演唱会价格特别高的现象。这时,用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来解释就可以解释得通。

带来收入的资源叫资产,对资产的付费叫租。北大给教授的工资,减少5000或者10000,他可能还是会选择留下来。那就是学校其实多给了这个教授工资,多给的部分便叫租。当然,只有这个教授的水平够好,他才能得到很高的租。

一个和租相关的概念叫寻租。为了得到更高的租,人之间会有竞争。人提高自身水平提高租是好的,但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或者争取政府优惠政策则会导致资源的消耗。

科斯定律从社会成本角度看问题。一个酒店扩建,遮挡了另一家酒店的露天游泳池,另一家酒店决定起诉这家酒店,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一般人都倾向被遮挡泳池的酒店胜。但是如果这两个酒店属于一个老板呢?酒店的扩建能带来更多的收入,那游泳池就被挡住也是值得的。

科斯定律的意思就是谁用得好,资源就归谁。停止扩建还是继续扩建遮住游泳池,都会伤害到对方,这时要从社会这个角度看怎样才能把资源利用好。钻石只有戴在美女的项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但现实中,上面的例子中的两个酒店往往并不这样看问题,他们是两家酒店,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所以会产生冲突。我们的社会是由无数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这就会产生成本,叫作交易费用。这时,需要人们合作的时候寻找合作解,充分利用资源。

第三章 需求

首先讲个人估值这一概念,它是个人对一件商品进行的估值,具有主观性。客观价值论认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观价值论则完全根据人的判断。主观价值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张老照片,对照片里的人的亲人来说价值连城,对其它人却一文不值的现象。主观价值论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生产被人们需要的东西。

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边际这个词,它的意思是新增带来的新增。比如边际效益是人们消耗某种商品带来的效益。吃一个包子很满意,但再吃4个包子,吃到最后一个时就不想吃了。这是边际效益递减定律,每多吃一个包子新增的效益是负数。

类似的概念还有边际成本: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新增成本;边际收入:每多卖一个产品带来的新增收入;边际利润:每多卖一个产品带来的新增利润。

边际平衡就是让资源在各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益达到近似相同。比如中学生要学很多门课,需要平衡学科,不能偏科。数学考95已经很不错了,就没必要再花时间考100,应该花更多时间在薄弱学科上。

需求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是其它情况不变时,价格提高,需求变少,而价格降低,则需求增多。如果价格太高了,需求曲线来到第二象限,消费者会转变为供应者,自己生产产品。

第二定律是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失的时间长度成正比。大米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小。而高档汽车这样的奢侈品,价格弹性就大。

举的例子是房产。如果买房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处于卖方市场,买家买房的弹性小。这时,如果有房产税,他需要承担更多的房产税。

第三定律是如果消费者必须支付一笔附加费,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品质的产品更加便宜。比如墨西哥的两种苹果,都运到中国来卖,因为有运费这一附加费,高品质的苹果能卖更多钱。用数字来说就是高品质苹果的成本是2+10元运费,低品质是1+10元运费,原来成本是两倍的关系,现在是12/11的关系。

第四章 价格

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的地方在于它能利用价格充分配置资源。

人们会自发的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损失的最小化。政府的价格管制行为常常适得其反。比如政府限制租房价格,使得房子主人不愿意出租,造成租房供应紧张,反而让穷人更难租房。

第五章 权利

产权除了包含所有权,还主要包含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要是承包土地的百姓想把土地转给别人种呢,于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能够单独把使用权转让给别人。

产权保护的三个原则是财产原则、责任原则和不可转让原则。三个原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人体器官,我们认为是不可转让的。

仅可以供一个人使用的商品叫私用品,比如一个苹果。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叫作公用品,比如一首歌曲。公用品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收费,比如一条快速公路,一条慢速公路,平时快速公路会拥堵,收费后可以平衡两条路的车流量。

第六章 耐心

一款手机,有现货和期货,期货要花几个月时间等待,但是便宜一点。这时,选择现货还是期货受对该商品的不耐(impatience)程度影响,如果急着用手机,那可能就会选择多花点钱买现货。

借了别人的钱需要支付利息,利息率就是现货和期货的比价。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消费。我们投资教育,然后在未来得到回报。但如果我们没有投资教育,而是把时间花在了娱乐上,那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用来对付未来不确定的产品有保险、期货等。

第七章 供应

有一句话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要改变自己的供应。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就是每个个体把有限的资源用来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再和别人交换,可以使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达到最大。

这时,需要个体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亚当·斯密认为主要有三点好处:减少工作之间往返的成本、促进熟能生巧以及是机器替代成为可能。

理解比较优势原理后再看贸易顺差和逆差,可以知道,单纯比较两个国家间的差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在国际分工合作,每个国家专注于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换,每个国家都会得到利益。

高质量的产品理应价格更高,这时就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卖方是觅价者。而一个地方的农产品,质量都差不多,那就是完全竞争,农民接受价格,是受价者。

价格歧视指卖家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份、位置、购买量、购买时间等,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高铁的一等座、二等座。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

卖假货、劣质产品都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这样,买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买到高质量的产品,就会放弃购买。优质的产品,品质是稳定的,还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建立互相信任,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方法有重复交易和第三方背书。重复交易,比如淘宝选择一家店多次交易,发现商品值得信赖。第三方背书,就是有一个中间人进行担保。国外留学写推荐信也是一种。

除此之外,付出沉没成本、人质和抵押都是取得信任的办法。付出沉没成本,比如银行在繁华地段买房,让人们相信它会一直开下去。

第九章 合作

企业是一个大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合作的地方。同事是比较熟悉的人,所以彼此的交易费用比和陌生人的要小,于是人选择到企业打工而不是自己单干。当然,企业规模太大,人之间彼此就相对不熟悉,交易成本会升高。

老板提供资源,雇员提供劳动力。其实老板是弱者,因为他的资源容易被滥用,而劳动力容易偷懒、滥用资源。

汽车工程师和保洁员的区别是前者需要在特定的平台发挥作用,是企业的专业资源。而后者在哪家公司都可以发挥作用,对应通用资源。一般来说,专业资源的提供者更需要企业兴旺发达,他们应该具有更大的决策权。

一个员工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处的机会,如果他没有地方可以跳槽了,他只有接受目前的工资。有的工作容易考核,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工资,而不容易考核的可以给他们企业剩下的收入,他们叫做“剩余索取者”。

收入的节奏,有时薪、月薪和年薪。像教授这样按年薪计算,就不用想着每天有贡献,可以有时间做长期计划。

也可以按投入和产出划分收入。比如翻译,翻译了多少字数就给多少钱。而选秀比赛,第一名得的奖励多,最后一名可能啥也没有。

市场上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但是因为市场竞争,最后这种现象会趋于减少和消失。如果强制规定同工同酬,弱者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还有最低工资,比如白人的工资本来就高于最低工资,所以只对工资低的黑人有影响,这样雇佣黑人的企业可能因为人力成本高而难以为继。

基尼系数反应收入差距问题,但它有不足的地方。

  1. 现实中有不同收入节奏的职业和人群。收入和年龄的关系有三种,A类是公务员这样早工作、早受益、收入稳定、低风险的,B类是明星这样收入集中在中青年以前的,C类是教授、医生这样集中在中青年以后的。
  2. 不能以瞬时收入衡量收入差距。
  3. 收入不平均和收入不公是两回事。阶层是流动的,今天是富人可能明天就变成穷人。

穷人要不断努力,不过因为社会进步,现在的穷人比从前的穷人能享受到更好地物质生活。

第十章 协调

这一章主要讲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手段就是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在社会上流通钱,可以增加账面上的金额,但这个过程不能是无止境的,所以政府会规定一个法定准备金率,就是1000元存进来,只能拿出800进行放贷。因为增加的钱是账面上的,还没有成为印刷出来的现金,所以如果大家去银行挤兑,银行是取不出来这么多钱来的,这就是流动性风险。

银行通过给存款支付利息,用贷款赚取更高的利息来赚钱的,如果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困难,那这家银行还是关门大吉吧。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变化的一个表现,关于其原因有很多观点,有说是货币发行多了,有说是工资涨了。根据原因,有不同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