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听雨BBS

| 分类 随笔 

最近回家,翻到旧手机,突然怀念起13年刚上大学的日子。这里打算写篇文章,讲下我和江南听雨BBS的一些故事。

大学BBS流行于上个世纪末,例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北京大学未名BBS、浙江大学CC98等。这些论坛一般都基于KBS系统搭建,一开始需要用Term访问,后来也都可以用网页、手机客户端访问。

BBS一般需要用学校的内网访问,内网有速度快、不用流量等优点,而且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师生在用,成为了师生网络活动的重要平台。然后教育网的建立,使得不同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个内网访问彼此的BBS。

江南听雨BBS是江南大学官方论坛,隶属于党委宣传部。前身为草创于2002年4月的江南雨论坛,改版于2005年,在2015年闭站。我也算是经历了它最后几年的历程。这里发文记录一下。

我2013年入学江大。当时寝室可以接入校园网或者运营商提供的宽带,教学楼WiFi则只能用校园网。校园网每个月只有500MB流量,但访问教育网、使用搜狗校园网代理则不耗费流量。所以我会收集各种能用校园网访问的资源,比如学校的慕课平台、e江南平台、各种大学的BBS。

江南听雨BBS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平台,它是个比较古老的系统,里面有各种板块,有人分享音乐、有人写日记、有人讨论技术问题、还有人在上面征友(鹊桥)。

之前折腾智能手机时就习惯泡论坛的我,自然也开始在上面发帖了,不过那个时候人气已经一般了,我随便发个帖可能就上十大了。

除了论坛,听雨还有一个BT站(网页快照),可以自己做种,通过校园网分享资源,速度很快。

听雨还有一个社团,但主要经营一些线下活动,不怎么参与线上的管理。社团有公关部、编辑部、美工部、技术部等部门设置。公关主要是拉赞助、编辑部是活动策划、美工部主要负责进站图、技术部则主要负责网页制作。听雨会组织真人图书馆、酒会等各种活动,有经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账号。

我当时加入了听雨的技术部。不过我们部门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产出,论坛的维护都是由大四的学长站长气体负责。平时部门活动,就是听他给我们做培训。主要内容就是看他分享GitHub、前端相关的技术内容。大一寒假到大一下,我有负责一个图书漂流安卓应用的开发,但主要是我自己设想和开发,后期没有怎么宣传推广,最终没什么人用。大一上结束时,听雨有组织聚餐,当时我们一帮技术宅男坐一桌,不像别的组还要喝酒,比较自在。

到了大二,我当了副部长,算是中层了,每周会参与社团的会议。但新任主席没什么好的方向,最终社团也走向衰败,被同属于党委宣传部的新媒体工作室的负责人接手,慢慢地也就闭站了。

当时社团不努力经营BBS,但还是有一帮喜欢用BBS的人在。在2014到2015年,我也陆续开发了听雨的iOS客户端和Windows Phone客户端。但毕竟我不是负责的人,当时的我也比较幼稚,没有能力推动继续维护BBS,然后BBS衰退也是一个历史趋势。

我在听雨的经历,其实和我现在在软件公司的经历类似。只是听雨的路子失败了,我们公司的路子还能继续走。

入学北京大学后,我也拥有了未名BBS的账号,但总归没有在听雨的那种感觉了。

相关图片

进站:

进站

iOS客户端:

ios

ios-app-store

听雨专属表情包:


上一篇     下一篇